走在街上,不经意间,身前或身后,总是很容易看到或者听到行人口吐痰液的举动。有的人将痰吐到地上之后,会用鞋底蹭几下;有的人不顾环境张口便吐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痰痕,无论是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,还是鲜少有人去的犄角旮旯,都能看到使人生厌、让人恶心的斑斑痰迹。
随地吐痰、公共场所地面上的斑斑痰迹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卫生,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,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市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心情。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,随意的吐在地上,痰液里的病菌就会随着灰尘飘散在空气中,给周边环境带来隐患。“年代久远”且重复叠加的痰迹,形成的黑色痕迹影响着城市容貌,同时也加大清洁工人的劳动力。
随地吐痰,不仅是文明建设的绊脚石,更是抗击疫情的一大难题。当前,社会上还“潜伏”着一些无症状感染者,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飞沫传播,随地吐痰无异于给病毒“敞开大门”,给疫情防控“埋雷”。
随地吐痰虽是极小的一个行为,但却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,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。每个市民都应该自觉加入到文明城市创建队伍中来,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秩序,从自身做起,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督促他人;政府要大力宣传随地吐痰危害,加强文明引导、文明规范,开展文明教育性活动。让不随地吐痰成为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,传播正确的文明理念,让文明生活成为一种常态。
个人文明一小步,社会进步一大步。从“不随地吐痰”做起,从点滴做起,从一件件小事做起,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文明行为,主动健康树立文明新风尚。(来源:泰顺文明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