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但20年来面对智障妻子,他却不离不弃,用实际行动履行爱的誓言。他们就是暂住在柳市上池村外来人口居住地的孙永和朱兰。
外出务工 一生牵手1972年出生的孙永,系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人,1995年,经朱兰的表姐介绍,认识了朱兰。当时他也知道朱兰智力有障碍,在药物治疗,朱兰表姐让他带着朱兰外出打工,相处一下。
这一相处就是一辈子。孙永一边打工一边帮朱兰看病。一天,朱兰趁孙永上班了,就一个人外出,却迷了路,孙永回到暂住处,看不到朱兰,当即报了案,并四处寻找,请老乡一起帮忙。
整整一个多月时间,孙永没有朱兰的消息,急得吃不好,睡不着。一个多月后,报纸上刊登了朱兰被好心人送到市三医精神科的消息,孙永才得以接朱兰回家。
那一年年底,孙永就带着朱兰回家,表示要一辈子照顾朱兰,并领了结婚证,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。
省吃俭用 也不苦妻婚后,孙永携妻回到柳市,继续在一家小企业里上班。孙永从不让朱兰吃苦,只要朱兰喜欢,他都会尽力量满足。
晚饭过后,他会带着妻子在周边的公园走走,散散步;平时也带着朱兰上街买她喜欢的衣服。
而孙永对自己十分严苛,平时舍不得买件新衣服,打工赚的钱基本上都花在朱兰身上。他说,只要妻子吃药,病情就会稳定,不吃药,病情可能会严重起来。
看着心疼 医院接回2020年,朱兰病情加重,孙永就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,将朱兰送到当地精神病院。一个多月后,孙永去看望朱兰,发现她手臂上有好几个针孔。他怀疑这可能是朱兰不听话,被针扎的。“这是针孔,好多个,心疼了,我就把她接出来了。”孙永说,当时在医院花了一万多元,治疗效果不明显,他就又带着朱兰来到了柳市继续上班。
“没看过这么好的男人,你不知道,她发脾气起来,还会骂人呢。”同住在上池村外来人口居住地的朱新东表示,因为仅隔一条墙,经常听到朱兰“闹”起来,但孙永总是笑笑。
相守陪伴 不离不弃“他是我的妻子,又有病,是要让着她。”提起吵架一事,孙永就这么一句话。20年来,无论他人怎么评论他,孙永发现,照顾妻子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,妻子不能没有他,他也离不开妻子的陪伴。
2021年12月,因为特殊原因,他和妻子留在柳市过年。除夕夜,在北白象过年的妹妹邀请他和朱兰去吃年夜饭,但朱兰不去,孙永就匆匆忙忙吃了点,然后把鸡肉、牛肉还有许多菜打包带回柳市给朱兰。孙永没有豪言壮语,但他在平凡的生活中,艰难地用实际行动来演绎爱的真谛。他说:“一辈子打工,只有一个愿望,希望妻子健康平安。”(来源:乐清文明中心)